摘要
物种基原是影响蟾酥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来源于中华大蟾蜍的蟾酥质量显著高于来源于黑眶蟾蜍的蟾酥。蟾酥属于分泌物,缺乏基原动物的外观形态,传统鉴别法难以鉴别,而分子鉴定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蟾酥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然而,分泌物中残留的DNA 含量很少,降解严重,目前对分泌物来源的药材进行分子鉴定研究仍缺乏。为了解蟾酥药材的基原物种,该研究首先收集了83份蟾酥样品,其中71份原动物样品,按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方法制备蟾酥,市售蟾酥药材7份,对照药材5份。然后比较了不同DNA提取方法,扩增其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和构建系统发育树,最后对蟾酥的基原物种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试剂盒法提取蟾酥DNA质量比较好,83份蟾酥样品中有80份成功扩增出16S rRNA序列。从GenBank上下载了70条蟾酥基原物种的16S rRNA序列,分别基于邻接法和贝叶斯法构建了共150条蟾酥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蟾酥基原物种中华大蟾蜍与黑眶蟾蜍各自聚成单系,节点支持率为100%(NJ)和1.00(BI)。市售蟾酥和对照药材的基原物种均为中华大蟾蜍。可见,从分泌物来源的蟾酥能提取DNA,扩增出16SrRNA基因序列,能够对蟾酥基原物种进行分子鉴定,这为蟾酥药材的质量标准、其他分泌物来源的药材的基原物种鉴定提供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