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和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检测对急性感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共128例急性感染患者,根据是否诱发AMI分为梗死组和未梗死组。检测两组MPV与CysC水平,分析两者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诱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梗死组年龄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发病率均高于未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MPV、CysC水平均高于未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MPV的曲线下面积为(AUC=0.731,95%CI:0.645~0.818);CysC去线下面积为(AUC=0.671,95%CI:0.578~0.765)。MPV、CysC与急性感染诱发AMI均呈负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且MPV、CysC含量高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大。结论 MPV和CysC检测在急性感染诱发AMI的临床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中应重点关注高风险的急性感染患者,包括高龄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