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家族相似"理论是维特根斯坦瓦解本质主义思想桎梏的关键。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站在本质主义的立场上对此进行了批评和反批评。本质主义者的"本质性是相似性的前提"这一观点是不成立的。所谓本质,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展现出不同的样式,本质主义由其既有的思想框架而导致了剥离式的追问,最终将自己陷入虚无的恐慌。并且,"家族相似"并非不能用于认识事物,若仅将其局限在澄清本质论和意象论这一用法之内,实际上也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认定,它的用法应是丰富的。最后,"家族相似"的界限是由使用它的语言游戏划出的,它本身并不存在什么界限,它自然地在使用中存在,不会脱离其参考系,更不会导向虚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