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患者脑损伤部位与吞咽障碍的关系

作者:李巍; 孟然; 张国平; 田少华
来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4, 33(11): 1179-1182.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14.11.008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脑损伤部位与吞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22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后48 h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依据头颅CT和/或MRI判定卒中部位。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226例患者中,吞咽障碍患者为114例,发生率为50.4%。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吞咽障碍的发生显著相关(x2=13.35,P=0.02)。前循环中(颈内动脉系统),颈内动脉主干病变(大脑半球+基底节区/内囊)致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较单独皮层支(大脑半球-皮质)或深穿支(基底节/内囊)病变显著增高(x2=8.228,P<0.05);其中各脑叶皮层病变导致的吞咽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2,P>0.05)。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中,脑干病变致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于丘脑和小脑(x2=27.292,P<0.001)。大脑半球+(基底节/内囊)和脑干病变导致吞咽障碍的比率高于其他病变部位(x2=35.639,P<0.000)。结论大脑半球+基底节区/内囊多发病变和脑干病变易导致吞咽障碍的发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