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四川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舌象变化,探讨其病机发展规律,为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四川泸州市及甘孜州定点医院2020年1月22日至2月28日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流行病学史、临床证候等,并由5名高级职称中医师对其舌象进行分析。结果:27例新冠肺炎患者,男女比例为0.93∶1,平均年龄为(42.1±11.7)岁,15例(55.55%)有湖北地区旅居史,12例(44.45%)患者有明确接触史;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西医治疗,在观察周期,呼吸道症状如咳嗽(25~55.56)%、咯痰(29.17~39.04)%为最主要表现,少数患者(6例,22.22%)入院24 h伴消化系统症状;在第3 d,消化道症状呈明显上升趋势,如腹泻7例(25.93%),同时,7例(25.93%)患者出现失眠;发展到第7 d,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少数患者存在口干(4例,16%)、口苦(3例,12%)等;第14 d时,部分症状已完全消失,部分患者存在咳嗽(6例,25%)、咯痰(7例,29.17%)等。舌质:入院24 h、3 d及7 d以舌红为主,分别为55.56%,70.37%,59.26%,到第14 d转为淡红色(11例,61.10%)。舌苔:入院24 h以薄白苔(10例,37.04%)为主,第3 d以薄黄苔10例(37.04%),到第7 d时薄黄苔和黄后苔均为9例(33.33%),第14 d时以薄白苔(8例,44.44%)为主;舌苔厚薄:厚度呈"低-高-低"的变化发展规律,最高达14例(53.85%)。结论:四川地区新冠肺炎患者舌象变化方面存在一定演变规律,这有助于把握疾病发展趋势,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