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检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3月—2023年3月医院门诊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观察指标,按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证(n=20)、气虚血瘀证(n=18)、心血瘀阻证(n=25)、气阴两虚证(n=16)、痰阻心脉证(n=15)、心肾阳虚证(n=11)、阴寒凝滞证(n=10)、阳气虚衰证(n=5),予以实验室检查及心脏超声,分析中医证型分布与检验指标相关性。结果: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阴寒凝滞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心肾阳虚证患者LDH、CK、CKMB、Mb、BNP、c TnI水平呈现递增趋势,具有正相关性(P<0.05),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阴寒凝滞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心肾阳虚证患者EF%呈递减趋势,具有负相关性(P<0.05);心肾阳虚证患者TNF-α、VEGF、AngII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证型,EF%水平低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检验指标与中医证型分布存在一定相关性,以此为依据,可作为疾病评估客观化指标。
-
单位无锡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