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清代佛医心禅,定海普陀山(今浙江舟山普陀山)人,少年出家,醉心于岐黄之术,光绪年间在普陀山修行,后于杭州、宁波等地云游。心禅擅长结交地方名士,乐于深入劳苦大众,边学佛、边行医,医术受到当地患者认可[1],光绪十五年(1889年)将多年行医心得整理成书,起名《一得集》,寓意自谦,请俞樾等知名学者作序刊行。《一得集》于清末刊行[2]后,民国时期被编入《珍本医书集成》[3]再次出版,近四十年来亦被多次整理重印。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讨论医理,中、下卷记述医案。其中关于论治喉科诸症,可谓提纲挈领,深入浅出,见解独到,疗效显著。心禅认为古人将喉症分为"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