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充质异位存在于子宫肌层所致的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痛经、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及不孕。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尤其是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出现在子宫肌层的原因,以及子宫腺肌病病灶引起症状的机制,目前尚无确切定论。近年来,随着对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有多位学者发现基因与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回顾现有的文献,总结基因的改变及表达异常,以及表观遗传学变化与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的关联,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