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以分离自甘肃(菌株1)、青海(菌株41D)、四川(菌株111)的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种子中内生真菌菌株的发酵液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浓度(20%、60%、100%)发酵液处理下未带菌(E-)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子的萌发情况以及胚根、胚芽的生长状况,以探寻中华羊茅内生真菌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发酵液对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作用不同,同时其促进或抑制作用与发酵液浓度有关。浓度为20%时,菌株111发酵液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浓度为60%和100%时,3株内生真菌发酵液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 <0.05),且菌株41D发酵液处理的促进作用最强。对照马铃薯葡萄糖(PDB)培养基处理下垂穗披碱草各检测指标随着发酵液浓度升高而下降;菌株41D发酵液浓度为100%时,垂穗披碱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均显著低于其他两个浓度处理(P <0.05);菌株111发酵液浓度为60%处理时垂穗披碱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浓度处理(P <0.05),在菌株111发酵液浓度为100%处理下幼苗胚根长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P <0.05)。结果表明,随着内生真菌发酵液浓度的变化,其作用不同,对非宿主垂穗披碱草种子的萌发及生长有促进作用,且分离自不同地理区域宿主的菌株的作用表现不同。
-
单位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