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考察在心血管科护士中不同的情绪性劳动策略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探讨自我怜悯在两种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从2016年10月—2017年1月采用发放纸质版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市某医院心血管系统154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情绪劳动策略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及自我怜悯表,最后经负责人录入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1)工作倦怠与情绪劳动策略中的表面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404,P<0.001),与深度行为(r=-0.345,P<0.001)、自我怜悯(r=-0.356,P<0.001)都呈显著负相关;(2)深度行为与自我怜悯存在显著正相关(r=0.340,P<0.001),表面行为与自我怜悯没有显著相关,但方向为负相关(r=-0.083)。(3)自我怜悯在表面行为与工作倦怠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在深度行为与工作倦怠之间存中介作用。自我怜悯对深度行为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结论高自我怜悯的护士会更倾向于选择深度行为,从而拥有更低的工作倦怠水平。而采用表面行为的护士,高自我怜悯水平则会使其的工作倦怠程度降低。且高自我怜悯本身便能显著缓解工作倦怠。所以引导护士采用情绪劳动策略中的深度行为调节情绪,并提高其自我怜悯的水平,是降低护士工作倦怠水平的有效途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