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公正理论视角,分析和探讨了医疗卫生共同体背景下农村医疗服务供给机制变革中多元利益主体的互动以及策略变迁,发现S县医共体政策并未产生理想的公正效果,甚至出现新的不公正事实,其主要原因是这项改革和试点忽视了“实践公正”的作用。医共体政策下的“实践公正”具有阶段性特征,即不同阶段对公正的认知会发生变化,由此需要一种实践机制来体现公正的动态变化:在初始阶段,“强制的同意”虽对政策的动员十分有效,但在发展阶段会有更多的因素介入从而影响人们对公正的认知,使得原先的政策和制度设置无法实现不同利益群体对公正的认知和需求,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原有的政策设计也并非适应实际境况,不适配的政策同样会导致不公正现象。由此,通过医共体建设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公正性,需要在实践中对政策进行调整,并要构筑责任划分、风险共担、民主协商、利益共享的过程性利益配置公正机制。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