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肝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变化对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0例经肝穿病理证实的慢性肝病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肝纤维化病理S分期及肝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测量多组b值(200 s/mm2,400 s/mm2,600 s/mm2,800 s/mm2)的肝脏ADC值,对不同病理S分期间ADC值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肝脏ADC值与病理S分期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60例研究对象按病理S分期分为S0,S1,S2,S3,S4期。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提示,b=200 s/mm2时,S分期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400,600,800 s/mm2时,S分期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ADC值依次递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肝脏ADC值与病理S分期呈负相关,且当b=800 s/mm2时,两者相关性最好。结论 3.0T磁共振DWI技术测定肝脏ADC值是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有效方法,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单位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