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自杀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自杀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关系可能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存在差异,有必要进一步研究NLR与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LR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为探寻自杀的生物学指标提供线索。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536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报告存在自杀意念,将患者分为两组。从病历中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出院诊断以及入院第二天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分和血液学检验数据(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测定NLR预测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最佳临界点,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536例患者中,无自杀意念者429例(80.04%),有自杀意念者107例(19.96%)。与无自杀意念组相比,有自杀意念组HAMD-17评分更高[(25.28±8.86)分vs.(21.21±8.46)分,F=19.400,P<0.01],中性粒细胞水平更高[(3.85±1.68)×109/L vs.(3.15±1.14)×109/L,Z=-4.073,P<0.01],NLR更高[(1.96±1.50)vs.(1.52±0.71),Z=-3.532,P<0.01]。ROC曲线确定的最佳临界NLR值是1.52(敏感度为59.80%,特异度为58.50%),曲线下面积为0.61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年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和HAMD-17评分后,高NLR者发生自杀意念的风险是低NLR者的1.94倍(OR=1.940,95%CI:1.251~3.009,P=0.003)。结论 NLR可能是影响首次发作的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及潜在生物标志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