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快速实现颗粒化同时富集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DPAOs),在接种絮状活性污泥和长期低温储存的颗粒污泥后,以人工配水为处理对象,分别以恒定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不同比的长/短HRT交替模式运行4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探究长/短HRT交替运行下的饥饿作用对于富集DPAOs和造粒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短HRT交替运行下的颗粒污泥均具有更高的DPAOs占比和脱氮除磷率,沉降性能良好且颗粒致密。其中,在12 h/6 h的长/短HRT交替模式下,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的污染物去除性能最好,其长周期内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93%、96%和98%,短周期内的去除率为95%、90%和93%,这主要是大粒径颗粒内形成的缺氧区、饥饿条件下胞外聚合物的分泌以及反硝化菌对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的利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当HRT比提高至13.5 h/4.5 h时,过高水平的SMP积累和过短的厌氧时间会使得出水COD和TP质量浓度超标;而当HRT比降低至10.5 h/7.5 h时,反硝化聚磷菌的占比下降了18%,出水TN去除率也有所下降,表明12 h/6 h是采用长/短HRT交替运行的可参考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