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行3D-ASL检查对颅脑病变诊断的初步探讨

作者:王伟*; 徐伟; 孟凡然; 冯会玉; 徐涛; 吴晓静
来源:智慧健康, 2021, 7(04): 10-21.
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21.04.004

摘要

目的常规应用3.0T 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在颅脑病变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0例患者常规颅脑MRI检查时,加扫ASL检查病例,重建灌注图像,分析CBF参数,结合常规MRI图像,判断病变情况,对常规和后处理图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病变区域。结果共计60例在常规颅脑MRI检查同时行3D-ASL灌注成像,其中2例体检患者局部脑组织灌注减低;25例脑血管病患者显示相应区域明显低灌注区;9例肿瘤性病变,1例低级别胶质瘤显示肿瘤病变呈低灌注,3例高级别胶质瘤显示肿瘤范围高灌注征像;2例来自肺癌转移瘤病变,ASL-rCBF显示病变区域灌注均明显增加;2例淋巴瘤病变,显示病变区域呈明显低灌注征像;1例脑膜瘤病变,显示病变区域呈明显高灌注征像。结论 3D-ASL技术能快速非侵袭性地提供脑血流灌注信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对各种肿瘤性病变,除可用于评估其血供情况外,结合常规检查,有助于对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可疑脑缺血和肿瘤性病变、行MRI检查时,增加ASL灌注成像,可提供局部血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