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 mission Line, GIL)及其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GIS)中,金属微粒引发绝缘件故障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而布置微粒陷阱是目前最常用且有效的微粒抑制措施之一。在特定结构的GIL/GIS中开展微粒捕获实验需要较高的成本及大量的时间,因此通常以仿真手段对微粒陷阱捕效果进行辅助分析和预测。现有仿真手段对模型进行了过度的简化,并在边界条件上加以限制,难以准确反映出微粒的运动特性及陷阱的捕捉效率。考虑微粒的受力及电荷变化机制,提出一种可以应用于实际结构中的球形带电微粒运动的仿真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建立了320kV直流GIL管母线部分模型,在模型中分别设置四种不同类型的微粒陷阱, 计算并分析了不同陷阱的捕获率及其对微粒运动特性的影响。该方法适用于不同结构气体绝缘输电线路中不同类型微粒陷阱的捕获率分析,对开展工程上气体绝缘输电线路中微粒陷阱的选型及布置具有指导意义。

  • 单位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