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内镜术后疼痛缓解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脊柱内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收集术前、术后外周血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VAS评分,并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分析手术前后NLR和外周血细胞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前NLR与术前疼痛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截取最佳诊断效能的NLR截点值;按截点值高低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术后单核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大于术前,术后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NLR值与术前疼痛VAS评分正相关(R=0.719,P<0.05),NLR值越高,疼痛症状越明显。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LR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内镜术后疼痛缓解不良的独立因素。ROC工作曲线提示当NLR=1.708时预测效能最大(区域面积为0.726,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提示低NLR组术后评分低于高NLR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内镜术后,NLR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内镜术后疼痛预测的重要评估值,尤其当NLR≥1.708时,应充分考虑其术后疼痛缓解不良的高风险性。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