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TEP)中第一套管孔建立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建立第一套管孔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以提拉Trocar直接穿刺法建立第一套管孔)和对照组(Hasson法建立第一套管孔)两组,每组各36例。比较两组建立第一套管孔的时间、美观性、损伤程度、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建立第一套管孔的时间[(60.±6)s vs(156±10) 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观性比较,术后半年温哥华瘢痕评价量表(VSS)评分[(3.62.±1.09)分vs(7.95±0.99)分],患者瘢痕自我评分(PSAS)[(11.52.±1.42)分vs(26.14±3.36)分],观测者瘢痕评分(OSAS)(9.39.±1.43)分vs(18.70±1.71)分],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损伤程度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拉Trocar直接穿刺法在TEP中建立第一套管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快速、有效、美观、损伤小,值得推广。
-
单位灵山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