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功能评价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雯雯; 张莉*; 周轶群; 陈颖; 吕艳; 张萌萌
来源:北京医学, 2022, 44(08): 699-702.
DOI:10.15932/j.0253-9713.2022.08.007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 SD)患者的前庭功能状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赤峰市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全频下降型SD患者203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眩晕分为眩晕组(60例)和非眩晕组(143例),治疗前后均进行纯音测听、视频眼震图及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head impulse test, vHIT)检查,并根据治疗前的温度试验和v-HIT结果分为前庭功能正常组和前庭功能下降组,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前庭功能状况。结果 203例患者中,前庭功能正常55例,前庭功能下降148例。治疗前和治疗后,眩晕组前庭功能异常比率均显著高于非眩晕组(88.3%比66.4%,78.3%比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前庭功能异常比率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组和非眩晕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庭功能正常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前庭功能下降组(81.8%比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频下降型SD伴眩晕患者比不伴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损伤比率更高。眩晕症状的恢复早于前庭功能的恢复,但眩晕不是影响SD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前庭功能障碍是判断SD预后的重要因素。

  • 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赤峰市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