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明确叠氮化钠(NaN_3)处理后燕麦(Avena sativa)M1代植株主要性状的变化,本研究以两个燕麦品种‘爱沃’(‘Everleaf’)和‘青永久709’(‘Qingyongjiu 709’)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叠氮化钠浓度(0,5,10,15,20 mM)和不同处理时间(1,2,3 h),将处理后的种子播到田间,观察M1代植株的农艺性状,并对主要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NaN_3处理后燕麦M1代的生育期较对照推迟2~5 d,株高和主穗粒数明显下降且‘青永久709’的降幅更大,在15 mM/3 h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其株高和主穗粒数分别下降了24.06%和76.69%。另外,两品种燕麦M1代旗叶长也低于对照,但旗叶宽却高于对照,从而对旗叶面积造成影响。其中‘青永久709’的M1代旗叶面积总体大于对照,但‘爱沃’平均减小了7.23%。NaN_3处理后燕麦M1代各指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有效分蘖数和主穗粒重的变化最大。‘爱沃’和‘青永久709’的M1代主穗粒重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87.92%和90.80%。主成分分析表明,两品种被清晰地划分为两个彼此独立的类群,不同品种的诱变群体也分属不同的亚群,且‘青永久709’的M1代各指标的变化幅度总体大于‘爱沃’。
-
单位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