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由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体外诱导的神经干细胞(NSC)经玻璃体腔注射途径移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血-视网膜屏障(BRB)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R模型对照组及NSC治疗组。DR模型对照组和NSC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于糖尿病成模后3个月, NSC治疗组大鼠右眼玻璃体腔注射2 μl NSC悬液;DR模型对照组大鼠右眼注射等容量PBS;上述两组大鼠左眼及正常对照组大鼠双眼不给予任何干预。干预后1个月, 采用伊文思蓝(EB)灌注血管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及渗漏情况;EB定量检测BRB破坏情况;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组间总体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结果 EB灌注视网膜铺片检查显示, 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血管无明显异常, 无EB渗漏到血管外;DR模型对照组背景荧光增强, 可见明显的EB渗漏高荧光区;NSC治疗组背景荧光略增强, EB渗漏区较DR模型组明显减少。EB渗漏定量分析显示, 正常对照组、DR模型对照组及NSC治疗组EB平均渗漏量分别为(9.91±1.53)、(24.67±2.26)及(12.85±2.58)μg/g, 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801, P<0.01)。DR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平均EB渗漏量较正常对照组增加(q=15.306, P<0.05);NSC治疗组较DR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q=9.748, P<0.05)。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示正常对照组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整齐、形态正常;DR模型对照组视网膜细胞排列较紊乱, 神经纤维层水肿明显, 细胞核肿胀、体积增大, 细胞密度降低;NSC治疗组视网膜细胞较DR模型对照组略整齐, 介于两组之间。结论 hUCMSC诱导的NSC经玻璃体腔途径移植, 能够改善BRB功能, 减少早期DR大鼠血管渗漏, 从而达到防治DR进展的治疗作用。(中华眼科杂志, 2017, 53:53-58)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泰达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医科大学; 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