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小体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越旺; 胡霞敏*
来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1, 38(10): 1140-1143.
DOI:10.19845/j.cnki.zfysjjbzz.2021.0256

摘要

<正>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在卒中占比高达60%~80%,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特点显著[1]。其多发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现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人群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管栓塞引起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血氧供应不足,刺激内皮细胞和循环白细胞,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级联反应,迅速启动凝血系统,引起微血管阻塞,持续缺氧可降低一氧化氮的产生水平和血压,并使血小板进一步粘附、聚集和血管收缩,逐渐形成缺血-闭塞-缺血的恶性循环。炎性小体是宿主防御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识别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和损伤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