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规格渠道衬砌和林带配置模式综合效益比较

作者:赵英铭; 褚洋; 张家祺; 黄雅茹; 马迎宾; 孙非; 何文强; 李炜*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2020, (11): 29-37.
DOI:10.13456/j.cnki.lykt.2020.05.27.0003

摘要

水权置换渠道衬砌对河套地区渠道林模式的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影响较大,而且渠道规格和林带配置不同对林带综合效益影响程度差异较大,为筛选出渠道衬砌和林带配置最优化配置模式,特开展本研究。试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磴口黄灌绿洲,以黄河灌溉5级渠道衬砌与防护林配置模式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规格渠道和林带配置模式在节水效果、景观效果和防风效益差异的基础上,用综合评分法对20种防护林渠道衬砌模式选优,并进行模式设计升级。研究发现:4种模式比较,林带结构冬季相疏透度排序为模式1(0.51)<模式2(0.71)<模式3(0.80)<模式4(1.00),模式1疏透度接近合理值防风结构最好;4种模式节水效果排序模式3>模式4>模式2>模式1,模式3节水效果最明显,节水量最大;4种模式景观绿化效果绿视率比较为模式3(100%)>模式1(77.90%)模式2(63.4%)>模式4(0);筛选出7个防护林渠道衬砌模式。渠道衬砌后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与林带行数正相关,与渠道规格负相关,说明渠道衬砌只适宜于规格较大的干、支渠,节水、防风、景观等综合效益良好,而规格较小的斗、农、毛渠不适宜进行衬砌,节水、防风、景观等综合效益较差,该研究结论对于河套或类似地区衬砌渠道改造和防护林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