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距离、隐性知识与跨国知识流动

作者:梁平汉; 曹春方*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22, (04): 123-141.
DOI:10.14134/j.cnki.cn33-1337/c.2022.04.011

摘要

知识的有效传播和创造需要同时掌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螺旋”(SECI)模型阐述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提示相近的基因距离能有效促进隐性知识的传播,从而促进跨国知识流动。基于45个国家在1987—2006年期间的专利互引情况的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地理距离、语言和宗教等因素后,基因距离这一生物学特征仍然显著阻碍着跨国知识流动;基因距离的阻碍作用在地理距离较小、共同语言和共同宗教的国家间更强;跨国知识流动能解释基因距离对收入差异影响的50%。因此,国家之间的深层次差异仍然阻碍着隐性知识的传播。我国需要加强国际间人才流动、支持出国留学、扩大学术交流、利用开放网络改革教育方式等措施,促进隐性知识传播,减少跨国知识流动的障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