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股骨头坏死出现频率及坏死病灶面积大小的规律,优化股骨头坏死面积最少层面测量方法 。方法 回顾性收集58例(68髋)Steinberg分期处于Ⅰ、Ⅱ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相关参数分为试验组(不同层面坏死面积平均值),对照组(坏死体积百分比值),收集患者MRI T1WI冠状位影像学资料,测量、计算各层坏死面积参数,统计各层面发生坏死数量,依据坏死出现频率逐步舍去坏死出现,用AutoCAD 2020版软件计算坏死面积平均值,用Henigou法计算MRI坏死体积百分比值,最后与Steinberg分期结果 相验证。结果 (1)坏死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布为第1层>第2层>第0层>第3层>第-1层>第-2层>第4层>第5层>第-3层;坏死面积排布规律为第5层>第4层>第3层>第2层>第1层>第0层>第-1层>第-3层>第-2层;(2)68髋坏死体积百分比值为(32.7±9.7)%,从9层法到3层法,各层面坏死面积百分比依次递增。当测量层面由9层法或舍去到4层法,二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当测量层面舍去到3层法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按Steinberg分期坏死面积为轻度14髋,中度24髋,重度30髋;4层法中,与Steinberg分期结果无显著差异(χ2=1.568,P>0.05);3层法中,与Steinberg分期结果有显著差异(χ2=6.004,P<0.05)。结论 基于第1、2、0、3层的4层法可作为最少层面面积测量法,其与坏死体积测量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单位
    浙江省台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