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地区不同建筑类型房屋蚊虫入侵情况调查

作者:吴林波; 许翔; 郭小连; 唐烨榕; 李仕刚; 郭祥瑞; 周红宁*
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1, 16(07): 853-858.
DOI:10.13350/j.cjpb.210726

摘要

目的调查中缅边境地区蚊虫对4种建筑类型房屋的侵入情况,为制定当地疾病媒介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5-6月,在中国盈江那邦镇和缅甸克钦邦第二特区拉咱市选择不同居民建筑类型房屋采用诱蚊灯通宵诱捕成蚊,形态学分类鉴定成蚊种类并计数分析。结果共捕获2亚科10亚属18种3 419只成蚊,其中中国那邦镇2亚科7亚属14种1 715只,缅甸拉咱市2亚科10亚属17种1 704只。两地区优势蚊种均为致倦库蚊,占比分别为59.24%(1 016/1 715)和82.04%(1 398/1 704)。微小按蚊属于两地区的主要疟疾媒介种类,占比分别为17.66%(303/1 715)和3.40%(58/1 704)(χ2=184.147,P<0.05)。竹扒房、木质结构、砖混结构和钢混结构建筑类型房屋捕获蚊虫比例分别为42.84%、27.14%、21.35%和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147,P<0.05);捕获微小按蚊比例分别为43.21%、48.75%、4.16%和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889,P<0.05)。结论中缅边境地区的中国那邦镇和缅甸拉咱市居民点蚊虫种类丰富,致倦库蚊为当地优势蚊种,微小按蚊属当地疟疾主要媒介。砖混结构和钢混结构房屋阻挡蚊虫侵入房屋效果较好,可减少人蚊接触几率,减少蚊媒病的传播。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