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安合剂”缓释颗粒剂的研制及体内外评价(英文)

作者:陈娜娜; 牛婧娥; 史彦斌*; 丛朝彤; 杨彦彪; 张成安; 朱宗杰; 滕月鹏; 张志叶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6(03): 28-37.
DOI:10.13885/j.issn.1000-2812.2020.03.006

摘要

目的通过胆康缓释颗粒的制备,以提高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医院制剂"胆安合剂"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浓缩"胆安合剂"得到浸膏,西黄蓍胶、壳聚糖和乙基纤维素作为阻滞剂,湿法制粒得到胆康缓释颗粒。以体外累积释放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结合Box-Behnken设计优化胆康缓释颗粒处方。模拟消化道环境探讨指标性成分体外缓放机制,通过家兔药动学研究评价生物利用度。结果胆康缓释颗粒的最佳处方组成为:质量比为67.98%冷冻干燥的"胆安合剂"浸膏,5%西黄耆胶,14.48%壳聚糖和12.54%乙基纤维素。胆康缓释颗粒指标性成分黄芩苷在人工胃液中比在人工肠液中释放慢。黄芩苷在pH 1.2和7.0液体环境中的释放机制为一级释放,而在pH 6.8和7.4条件下为Fickian扩散。胆康缓释颗粒的生物半衰期约为"胆安合剂"的2倍,体内平均滞留时间显著延长,药时曲线下面积约为"胆安合剂"的3.5倍。结论胆康缓释颗粒可有效延长指标性成分黄芩苷的释放和消除,提高"胆安合剂"的生物利用度。胆康缓释颗粒有望在临床应用中成为"胆安合剂"的替代剂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