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集合管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徐亮; 王杜娟; 王雪; 韩亮; 黄述斌; 王朝夫*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 36(10): 1235-1237.
DOI:10.13315/j.cnki.cjcep.2020.10.025

摘要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s carcinoma, CD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CDC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27~75岁,平均55.5岁。1例临床伴夜尿增多,7例伴腰痛及血尿。5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内死亡。眼观:肿物均发生于肾脏皮质与髓质交界处,边界欠清,无纤维性包膜。镜检:肿物呈实性,由管状结构组成,浸润性生长,肿瘤性不规则的小管与集合管有移行,细胞呈高级别核,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可见。免疫表型:瘤细胞弥漫表达PAX8、vimentin、FH,不同程度表达CK34βE12、CK(AE1/AE3)、CK7、CK8、CK19、CD10,Ki-67平均增殖指数为30%。结论 CDC是一种少见的肾细胞癌类型,主要表达肾细胞标记及高分子量角蛋白,预后差,因此临床有效的鉴别该类肿瘤十分必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