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是指与年龄增长相关的骨骼肌力量下降、骨骼肌质量减轻及骨骼肌功能减退,最早于1989年由Rosenberg教授提出[1]。肌少症与年龄增长、缺乏运动、蛋白质新陈代谢改变、内分泌环境变化、神经肌肉功能丧失等密切相关。慢性心力衰竭与肌少症关系密切,常伴随肌肉质量减少和肌肉力量减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输出量降低,全身充血导致机体的运动能力下降,胃肠道淤血引起食物摄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