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进一步检验中营养条件下滤食性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的控藻效应,2017年5-9月在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邵家鱼种场选择8口大小、形状等各种条件基本一致的池塘,设置1个对照组(CK)和低密度(LD)、中密度(MD)、高密度(HD)3个处理组,鲢密度分别为0 g/m3和10、20、30 g/m3,鲢体重为(61.03±3.70)g,体长为(14.21±0.27)cm,每月采集3次浮游植物样品,探究不同密度的鲢放养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聚类分析显示,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在不同处理组池塘间无显著差异。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鲢密度和月份对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有显著作用(P<0.05),月份(P<0.05)而非鲢密度(P>0.05)对其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2个因素对浮游植物生物量有交互作用(P<0.05),而对其密度和多样性指数无交互作用(P>0.05)。3个处理组池塘藻类总密度和蓝藻密度均有较大幅度下降(29.0%~67.5%),其蓝藻密度和中、高密度组池塘藻类总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高密度组池塘蓝藻生物量、中密度组池塘藻类总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密度组(P<0.05)。研究表明,鲢对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具有密度效应,并随着鲢放养密度和水体藻类现存量的变化而变化,中密度的鲢放养能显著遏制浮游植物现存量,密度依赖的鲢滤食量对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营养短路和藻类小型化对浮游植物的促进效应;利用鲢鳙控制千岛湖蓝藻时,建议20 g/m3左右的放养密度可作为参考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