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新的文学形式的产生及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诉求。光绪年间,中国遭受压迫的局势愈加恶劣。1898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翻译并刊载了柴四朗的《佳人奇遇》,期望借助小说的社会功用启蒙开智、改良社会。通过对梁启超所处的动乱复杂的社会、政治立场、语言环境和文学风尚等的研究分析,探讨译语文学系统中意识形态、经济因素、文学观念等对梁启超翻译《佳人奇遇》的影响,浅析梁启超对该书进行删减、改编或重写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