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湿秘在古代典籍中多有提及,且在临床中常见,但在目前的教材及指南中论述较少,故明确湿秘的概念、常见类型、证候、治法、方药等,有助于拓宽便秘的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该文结合古今文献及临床实践认为,湿秘是一种因湿邪阻滞气机而致大肠传化失司的特殊类型便秘。其基本病机为湿阻气滞,病位虽在大肠,但五脏的功能失调均可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尤需关注脾胃、肺、肾、肝等脏腑通过津液代谢与气机运动,对该病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湿秘的治疗原则为祛邪扶正,以祛邪为先导,辅以扶正。临证时谨守"湿阻气滞"病机,确立祛湿理气为该病的基本治法。祛湿应根据湿邪性质及阻滞部位,湿困中焦者治以苦芳燥化,湿停下焦时治以甘淡渗利,阳虚湿滞者当温阳化湿,湿热滞中者治以清热祛湿,湿热弥漫三焦则需分清化浊;理气应立足于和中、调理肝肺气机。如兼夹邪气郁滞,需重视疏导邪滞。伴脾肾虚损时,则佐以运脾、温肾方药,以求标本兼治。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