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伐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7年4月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60例,均接受伐地那非治疗并根据药物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2.5mg)、中等剂量组(5mg)、大剂量组(10mg),各20例。对比3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水平,外周血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内皮损伤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大剂量组患儿的PASP水平低于中等剂量组、低剂量组;外周血中心肌损伤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B型尿钠肽(BNP)、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低于中等剂量组、低剂量组;外周血中内皮损伤指标内皮素-1(E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低于中等剂量组、低剂量组,肾上腺髓质(ADM)、一氧化氮(NO)含量高于中等剂量组、低剂量组。中等剂量组中上述指标水平变化趋势大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地那非是临床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可靠药物,且药效呈一定剂量依赖性。
-
单位绵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