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苏州市归因于室外PM2.5污染的肺癌早死寿命损失。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项目中的中国数据,选择死亡数、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LL)和每千人损失寿命年(YLL率)作为分析指标,分析苏州归因于PM2.5的肺癌疾病负担,评估PM2.5国家一级标准(15μg/m3)下的肺癌患者健康改善情况。结果 苏州市大气颗粒物PM2.5浓度从2011年的52.15μg/m3下降到2020年的32.61μg/m3,下降了37.47%,APC=-6.28%(t=-3.855,P=0.005)。2011—2020年苏州市30岁以上人群因肺癌死亡35 192人,死亡数呈现上升趋势,APC=3.12%(95%CI:2.04%~4.20%,t=5.581,P=0.001)。肺癌死亡率从2011年的61.49/10万上升到2017年的77.86/10万,APC=3.46%(95%CI:2.09%~4.83%,t=4.876,P=0.005),2017年至2020年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t=-0.933,P=0.525)。2011—2020年苏州市归因于PM2.5的肺癌死亡人数累计11 114例,2011—2017年归因于PM2.5的肺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2017年达到最高峰。归因于PM2.5所致肺癌的YLL为225 239.55人年,YLL率为4.65‰,均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YLL和YLL率在2011—2016年逐年增加,2016年达到最高峰。结论 2011—2020年肺癌对苏州市居民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归因于PM2.5暴露的肺癌疾病负担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存在差异。改善空气质量,有助于提高居民健康状况。
-
单位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