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Carassius gibelio)生长和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鱼油(FO)和混合植物油(BVO,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55%﹕25%﹕20%,以模拟鱼油的脂肪酸组成)为饲料脂肪源,配制等氮等脂饲料配方,分别饲喂异育银鲫“中科3号”(5.01±0.05) g和“中科5号”(5.02±0.05) g,养殖周期70d。在饲料脂肪源效应上, BVO组摄食率显著高于而饲料效率显著低于FO组(P<0.05)。BVO组不同品种异育银鲫肌肉srebp-1c和acc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并造成体脂肪的显著积累(P<0.05)。BVO组显著改变了鱼体肌肉脂肪酸组成,分别上调和下调了肌肉Σn-6 PUFA和Σn-3 PUFA的相对含量(P<0.05)。在品种方面,不论摄食何种脂肪源,异育银鲫“中科5号”摄食率显著低于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中科3号”(P<0.05)。“中科5号”肌肉脂肪分解和脂肪酸β氧化基因hsl和aco3及肝脏aco3、fabp1b和fatp1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中科3号”(P<0.05),且鱼体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中科3号”,表明“中科5号”可以更好地利用饲料脂肪来为机体供能。脂肪源和品种对异育银鲫特定生长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但“中科5号”摄食BVO组特定生长率与“中科3号”摄食FO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了植物脂肪源在“中科5号”饲料应用中的巨大潜力。综上,研究阐述了不同品种异育银鲫对饲料脂肪源的利用差异及分子机制,为异育银鲫饲料脂肪源筛选和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
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