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产能过剩问题仍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的难题,"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为产能过剩化解提供了新思路。出口贸易作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其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生产侧和消费侧两个角度考察出口贸易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并结合产能过剩企业和非产能过剩企业的异质性,讨论出口贸易对不同类型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出口以及其他因素对产能过剩化解的现实效应。研究发现,出口能够显著地化解企业产能过剩问题,研发投入和企业规模能够缓解企业产能过剩,而企业的存续时间、人力资本、融资约束、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等因素能够加重企业产能过剩。在进行内生性处理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的分样本研究表明,相较于产能正常企业,产能过剩企业开展出口贸易活动的产能过剩化解效应更为明显,由于制造业产能建设周期较长,产能不足企业的出口反而不利于过剩产能化解。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在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政府和企业如何基于出口贸易视角制定缓解产能过剩的战略政策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