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不是独立的存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也不是静止的,读者参与并创造了文学作品的历史意义,实现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在读者主体性理论指导下,从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和对话交流三个维度分析了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探讨了译者对目的语读者期待视野的重构,译文文本意义的有效实现模式,通过读者-作品-译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赋予文学作品新的历史生命,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 单位
    三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