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阐明不同间作模式下胡麻的生长发育变化规律,明确不同间作模式对胡麻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为半干旱旱作区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胡麻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单作胡麻(F)为对照,探讨了胡麻间作玉米、胡麻间作大豆2种间作系统中4∶2、6∶3和8∶4带型对胡麻生长发育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6种间作模式均可提高胡麻干物质积累量,其中,8行胡麻与4行玉米(F8间作M4)间作模式在盛花期至成熟期较其他间作模式提高了17.1%~22.7%。胡麻间作玉米(F∶M)系统中,8∶4带型下胡麻成熟期蒴果的干物质分配量较4∶2带型增加26.2%。籽粒产量、蒴果数、果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胡麻间作玉米(F∶M)较胡麻间作大豆(F∶S)分别提高了18.4%、27.1%、5.9%和10.3%;且F∶M系统中8∶4带型较4∶2带型分别提高27.6%、22.0%、7.4%和6.7%,较单作分别提高50.1%、58.5%、17.6%和20.5%。互作效应分析表明,间作作物与带型配置对胡麻干物质积累量、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量,蒴果数、果粒数、千粒质量及籽粒产量的互作效应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增加胡麻和玉米间作系统中作物种植行数可提高胡麻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蒴果的分配量,进而提高胡麻产量。【结论】8行胡麻与4行玉米间作可作为试区胡麻高产比较适宜的间作模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