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由Philipsen[1]于1956年最先报道,是一种好发于下颌磨牙升支部的颌骨囊肿.与其他类型的牙源性囊肿不同,OKC的生长缺乏自限性,具有某些肿瘤的特征,术后有较高的复发倾向,因此一直广受关注.在2005年WHO对头颈部肿瘤的新分类中[2],已将其归属为良性牙源性肿瘤,并命名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