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将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的50例患者作为感染组, 同期选择50例非感染患者作为未感染组。按随机数表法, 将感染组分为常规组和集束化组, 各25例。分析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比较常规组和集束化组在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CRBSI的发生与颈内静脉置管率、股静脉置管率、外院置管率、BMI、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MAP、CD4+细胞个数、导管留置时间有关,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BSI的发生与空腹血糖升高率、使用免疫抑制剂率、血浆置管/双重血浆滤过率、lgG、白蛋白水平、性别、年龄及原发病类型无关,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颈内静脉置管、外院置管、导管留置时间、MAP、APACHEⅡ评分、CD4+细胞均是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BMI、住院时间与CRBSI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集束化组与常规组比较, 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而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 临床可选择外院置管、颈内静脉置管, 缩短导管留置时间等措施降低感染率。
-
单位东昌府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