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金匮要略》中也有记载,是治疗中焦疾病的代表方剂之一,亦是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剂之一,主治中虚寒热错杂之痞证,临床主治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吐,肠鸣下利,食欲不振,舌质偏红,苔薄腻,脉濡或数,应用甚为广泛。本方能较快解除心下痞的症状,故名半夏泻心汤[1]。笔者有幸跟随吴秋玲教授临床实践学习,吴教授在临床中善用古方而又不拘泥于古方,对古方有自己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