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被定位成高校必修课,源自于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的不可替代功能,是学校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正确三观引导、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窘,并非"毛概""马哲""形策"等课程自身出了问题,更不用某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提出的"过时论"解释,本质原因是思政理论课教育主客体关系及环境发生嬗变所致。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相对于身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而言,明显存在"变与不变"的矛盾,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