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评价分析

作者:曾莉梅; 蒙喜斯; 崔伟
来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41): 184-185.
DOI:10.16281/j.cnki.jocml.2020.41.169

摘要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相关医学家就提出了可逆性受损区的概念,这种可逆性的受损一般存在于患有脑梗塞的病患以及病灶中心或者是正常脑组织之间,也就是说患有急性脑梗死的病患在进行医治过程中,会存在可逆到不可逆的动态损伤的过程。当病患的病症属于不可逆损伤的情况时,会存在局部缺血,中心区水肿或者脑细胞坏死的情况。其中如果病患在医治过程中,中心坏死的区域周围存在存活的神经功能,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或者有效的血流灌注之后,病患周围的神经细胞功能将能够恢复,最终促进整个脑功能的恢复。本次调研主要针对不同剂量的相关药物治疗,对脑梗死的效果进行分析。最终的调研结果直接显示出使用中等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成效明显较高,除此之外,在病症医治过程中所发生的意外事件也明显减少。通过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以及生活质量等各项指标来分析,对照组病患的最终医治成效明显较好。

  • 单位
    神经内科;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