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湖羊小肠的组织学结构比较

作者:张兴娟; 程光民; 葛爱民; 王云洲; 陈凤梅; 胡士林*; 徐相亭*
来源:畜牧与兽医, 2021, 53(10): 67-71.

摘要

通过分析不同海拔环境下饲养的湖羊小肠组织学结构的异同,探讨湖羊在高原集约化养殖的可行性。试验在同源同胎次异地繁育饲养的湖羊群中,各挑选40只体重相近的90日龄健康湖羊,分为低海拔组(山东)和高海拔组(青海),常规饲养,试验期150 d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公羊剖杀采集小肠,采用组织学及图像分析法,对肠绒毛高度、黏膜层厚度、杯状细胞数量、隐窝深度进行观测。结果显示:低海拔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高海拔组(P<0.05),料重比则显著低于高海拔组(P<0.05);低海拔组小肠各段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层厚度均显著高于高海拔组(P<0.05);高海拔组小肠各段的杯状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低海拔组(P<0.05)。结果表明:在遗传背景、日龄、饲料营养物质基础相近的情况下,海拔环境的改变使湖羊肠道生理结构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导致2组湖羊生产性能上的差异,提示环境差异较大的地区引种后更应加强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