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云南作家刘澍德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长篇小说《归家》,突破了同一时期农业合作化题材与知青下乡题材的创作模式,呈现出对“启蒙”与“改造”命题的“越轨”书写。刘澍德发掘了“男/农民―女/知识分子”两组对象间的“互看”关系与互相征服的隐秘心理,在占据全书大量篇幅的爱情书写中重新启用“五四”文学中的人情叙事,试图在改造话语环境中重提启蒙,但《归家》受到的自我规训与舆论净化反映了这一启蒙实践之艰。该作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通过书写混乱无序的乡土日常,对启蒙实践与改造政策遭遇乡村传统伦理秩序时的矛盾冲突作出了症候性的寓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