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沈括《梦溪笔谈》作为史料笔记,其《辩证》一节多处涉及《尚书》。关于“二妃”之事,沈括认为舜受禅称帝之时,二妃已经百岁,后世文人当作女子对待,是不符合礼义的。历代诸家对“三江”训解不一,沈括认为“三江”概指山川河流,并非实指。沈括用校勘学的方法,结合实地考察,断定《禹贡》篇“云土梦作乂”一句。用“成汤既没,太甲元年”来说明章句之学对于理解经文大义的重要性。沈括《尚书》学解经路径,与王安石《尚书新义》主导的思想阐释方法不同,迥异于宋代学术思潮建构理论。沈括用理性思维审视古典文献,实现了传统理论学说与理性思维的有机融合。
-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