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鼓励工商资本进入乡土社会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河西走廊牧业转农业的移民社会M乡和传统牧业社会K乡为例,分析了本土工商资本和外来工商资本在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差异性社会基础上的实践路径及运行逻辑,认为进入河西走廊民族地区的工商资本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很大,但有时过于追求短期效应,可能与地方性生态知识及乡土社会的互动不足。由此提出,工商资本在实践和运行中对生态文明的响应不可或缺。只有生态维度与经济维度并重共荣,工商资本才能真正实现服务"三农"的目标,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共赢。
-
单位中共临夏州委党校; 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