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1992—2012年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食物来源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以1992年的全国营养调查、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膳食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构成进行比较。1992年调查采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膳食调查样本量为100 201人;2002年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膳食调查样本量为68 962人;2010—2012年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膳食调查样本量为63 993人。膳食调查均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完成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表。采用食物称重记录法调查连续3天家庭食用油和调味品的摄入量。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标准人日的能量、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和膳食结构比例。结果 1992、2002和2010—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膳食能量摄入量分别为2328.3、2250.5和2172.1kcal,三大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分别为378.4、321.2和300.8 g,蛋白质摄入量分别为68.0、65.9和64.5 g,脂肪摄入量分别为58.3、76.2和79.9 g。中国居民膳食能量主要来源于谷类,谷类食物供能比分别为66.8%、57.9%和53.1%。膳食能量的营养素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分别为66.2%、58.6%和55.0%,脂肪供能比分别为22.0%、29.6%和32.9%。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是谷类食物,谷类食物蛋白质摄入比例分别为61.6%、52.0%和47.3%,优质蛋白质摄入比例分别为24.0%、32.6%和37.0%,脂肪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脂肪摄入比例分别为62.8%、60.8%和64.1%。1992、2002和2010—2012年城市和农村居民膳食能量主要来源于谷类食物,膳食能量的营养素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是谷类食物,脂肪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食物,优质蛋白质摄入比例呈增长趋势,但城市居民2002和2010—2012年谷类食物供能比不足50%,城市居民的脂肪供能比2002年和2010—2012年高达35.0%和36.1%,农村居民优质蛋白质摄入比例不足40%。结论 1992、2002和2010—2012年中国居民、城市和农村居民的膳食构成总体上仍是以谷类和植物性食物为主。脂肪供能比过高且呈增长趋势,蛋白质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不足且呈下降趋势。中国居民和城市居民的能量摄入量由摄入过多下降至不足且呈下降趋势,中国居民和农村居民优质蛋白质摄入比例不足,城市居民谷类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过低且呈下降趋势。
-
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