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小板、凝血指标、疾病活动性指标、细胞因子、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探讨AS患者高凝状态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AS组(2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血小板(PLT)、凝血常规+D-D、血沉(ESR)、hs-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0、IL-17、核因子激活剂(Act1)、NF-κB抑制蛋白(IκBα)、NF-κB/P65、NF-κB/P50、血栓素A2(TXA2)、P-选择素(GMP140或CD62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含量,并观察AS患者临床症状。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S组PLT、FBG、D-D、ESR、hs-CRP明显升高(P<0.01),其中PLT、FBG、D-D异常百分比分别为68%、80%、7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S患者外周血血清中TNF-α、IL-1β、IL-17、Act1、IκBα、NF-κB/P65、NF-κB/P50、GMP140、PAF、TXA2的含量明显升高,IL-10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AS患者PLT、FBG、D-D、TXA2与TNF-α、IL-1β、IL-17、Act1、IκBα、NF-κB/P65、NF-κB/P50、GMP140、PAF、ESR、hs-CRP、VAS、BASDAI呈正相关(P<0.05,P<0.01);与IL-10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AS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PLT、FBG、D-D异常升高为主。AS患者存在细胞因子紊乱、NF-κB信号通路过度活化,其可能是高凝状态的形成机制,且AS患者的高凝状态还与症状、体征相关。
-
单位安徽省中医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