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附子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进展

作者:郝丽丽; 梁国欣; 魏洪鑫; 宁钧宇*; 高珊*
来源:毒理学杂志, 2020, 34(06): 435-440.
DOI:10.16421/j.cnki.1002-3127.2020.06.002

摘要

附子及其炮制品作为中药材在我国被广泛使用,但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基于安全性的考虑,有必要对附子进行健康危害评估。本文基于系统文献检索(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es,SLS)方法,收集附子及其炮制品的有效毒理学数据,开展其危害评估。结果显示,附子成分在动物及人体内吸收入血快,各脏器组织分布广泛,其中肝和肺含量最高,尿液为主要排泄途径。附子ICR小鼠经口LD50在7.15~22.862 g生药/kg·bw,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动物实验显示,心脏和神经系统是附子及其炮制品毒性效应的主要靶器官,此外附子还具有肝、肾毒性,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代谢紊乱和内分泌功能失调。大剂量附子具有一定的生殖发育毒性。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其具有遗传毒性及致突变性。

  • 单位
    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